【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春节假期刚刚收尾,吴清带领的证监会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展现了新风貌和行动力。2月18日至19日,短短两天内,证监会举行了高达12场的座谈会,由证监会的新掌舵人吴清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亲自主持。这种密集的动作,展示了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监管重视的程度,也向外界传递了加强监管、风险防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号。

三大会议主题聚焦市场未来

这些座谈会围绕三个重点议题展开: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以及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吴清和团队通过广泛征集来自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显示了对市场声音的高度重视。从专家学者到草根投资者,从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到私募基金,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共建市场,共享发展”成为共识

与会者普遍认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事关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这种场合下,大家一致同意,监管必须严格而精准,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证监会方面强调,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更应该开放沟通,汇聚智慧,坚定信心,确保市场的稳定预期和投资者的信心。

整体来看,主要提出了六大方面的建议。

一连串的座谈会揭示了未来的监管重点——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公正、高效。

  1. 提高门槛,筑牢质量: 加强IPO审核,确保只有最优秀的公司能上市。通过这一门槛,我们能从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2. 以投资者为本,公平至上: 规范交易行为,确保每一位投资者都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投资。
  3. 培养专业力量,吸引长期资本: 通过发展专业投资者,我们鼓励更多的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促进市场稳定。
  4. 改革不止步,法治先行: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为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持。
  5. 扩大开放,夯实制度: 通过制度性开放,我们构建一个更加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6. 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加大对证券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

证监会不仅仅停留在话语上,而是已经在多个方面采取了实际行动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包括严格的IPO准入、财务造假的综合防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强化分红政策、优化退市机制、以及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注销,增强市场活力。

证监会承诺,将继续听取市场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批评,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资本市场建设得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强化“入口关”管理:加大拟上市企业的督导检查力度

随着春节假期的落幕,证监会紧接着开展了一系列座谈会,重点强调了对资本市场的强监管和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视。这一连串的会议不仅显示了监管层的决心,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质量是硬道理。

从座谈会中传出的声音,大家共识认为,IPO的审核不应仅仅关注数量,质量才是关键。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将被严格遏制。这意味着,未来的上市公司将是那些真正有实力、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的企业。

证监会不会停步,将继续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督导检查力度。特别是财务造假这一行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这样的举措,旨在形成震慑,迫使企业和中介机构提升自身的申报和执业质量。

记者获悉,纪检监察组已经在沪深交易所设置了专门的监督团队,这是证监会、交易所、派出机构共同加强发行上市监管的一部分。这种全方位的监管,确保了市场的透明和公正,同时也提升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感。

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资银行的业务人员,特别是保荐代表(保代)的执业水平和业务素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如此,保代的合规意识和专业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到券商的声誉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保代的自律约束,提升其诚信、勤勉和专业能力成为了券商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过程监管:减持、分红、退市、回购均有望新规出台

座谈会上,投资界的热议焦点是如何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监管水平。普遍的观点是,不少上市公司存在质量问题,有的甚至上市目的不纯,仅仅为了“圈钱”和“套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动摇了市场的根基。

证监会正在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特别是财务造假和违规减持行为,以及如何提高公司分红回报,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获得感。通过一系列“硬措施”,如加重处罚和禁业罚等,证监会旨在建立一个更加透明和公正的市场环境。

针对财务造假,证监会采取了从公司内部治理、中介机构把关到证券部门监管的三道防线策略。加强全面立体追责,实现数据的真实性,确保业绩的透明。

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违法行为,证监会将加强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的合作,提高行政和刑事执法的衔接效率,实施零容忍政策,严惩违法行为。

控股股东的违规减持行为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防止通过变相方式规避监管。同时,对于长期不分红或分红率低的公司,监管部门将施加更强的约束力,鼓励公司提升分红水平,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

监管部门也将重点关注市值管理的实质,对那些借此名义进行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行为,将采取严厉的打击手段。

强化退市监管:研究与优化强制退市指标

退市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监管当局正致力于完善强制退市机制,提出更为精确和适应的标准。他们的目标是严厉打击那些财务作假的公司,并且通过完善多样化的退出政策,比如吸收合并,来减少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促使企业自发选择退市。根据业内人士的看法,无论是从新的退市规则、监管部门的态度,还是企业的业绩预告来看,2024年很可能会成为退市的高峰年。

投资者的权益是退市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交易权和索赔权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投资者赔偿和救济机制。证监会已经多次明确表示,将加大对“借壳上市”行为的监管力度,打击各种违规“保壳”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壳价值”。

投资者所追求的是质量优良的上市公司,这就要求市场全程管理机制必须健全。

在这一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重要会议期间,证监会的纪检监察组于2月18日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旨在加强证监会系统的内部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会议强调了证监会系统需要正视自身建设和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坚持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加强监管和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执行力的构建。这样的改变旨在确保市场稳定,防控风险,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内容分享:
【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Top